在副省长王铁等见证下,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和马丁•柯罗浦夫博士在协议上签字并握手祝贺
签约之前,副省长王铁在省政府会见马丁•柯罗浦夫博士一行并进行深入交谈
马丁•柯罗浦夫博士于8月16日抵达我校,随行的还有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项目管理部负责人米歇尔•盖尔丹和中国区负责人何中虎博士。当天下午,校领导张改平、谭金芳与•柯罗浦夫一行在中原农村信息港举行交流磋商,双方就有关合作达成共识。8月17日上午,在副校长张全国陪同下,马丁•柯罗浦夫博士一行到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葛实验区和龙子湖校区实习考察。
8月16日下午,双方在中原农村信息港举行会谈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在会谈中讲话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所长马丁•柯罗浦夫博士讲话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项目管理部主任米歇尔•盖尔丹在会谈中发言
副校长谭金芳主持会议
会谈结束后,马丁•柯罗浦夫一行参观校史馆
在副校长张全国等陪同下,马丁•柯罗浦夫博士一行到我校长葛试验区考察调研
马丁•柯罗浦夫博士一行参观龙子湖校区并合影留念
总部位于墨西哥城埃尔•巴丹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是国际农业研究协商小组下属的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作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发源地,在小麦和玉米种质资源保存与收集、育种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与保护性耕作研究及农业经济分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水平,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14年9月24日,双方曾在北京签订《粮食作物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协议是对该协议的补充和提升。双方约定,将依托我校共建分支机构,该机构将“立足河南,面向亚洲,服务全球”,以黄淮海和中国小麦、玉米全产业链的现实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汇聚国际小麦玉米研究精英,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统筹,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并重,解决制约小麦、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源源不断为小麦、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新种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将研发的技术成果无偿提供给国内其他单位和发展中国家,最终将该机构建设成为中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共同主导的国际一流的区域小麦玉米国际创新中心。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麦、玉米研究的高校之一,在我省粮食生产的三次跨越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实力。目前,河南农大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该分支机构、国家首批“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分量十足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栽培、育种方面取得了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业界影响很大。
此次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成功牵手,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将我校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小麦和玉米种质资源,推动我校创新提高育种效率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期育成产量高、抗性好、营养丰富且食用安全,并能有效解决因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小麦、玉米新品种,在适宜生态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将把该共建机构纳入国际小麦产量协作网,为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种粮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并围绕小麦、玉米基础理论研究产出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
高水平人才合作是此次协议的重要部分。根据协议,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将利用平台优势,面向全球为我校招聘4名杰出科学家和5名青年优秀科技人员到校工作,提升学校国际化科研协作水平。以此同时,双方还将依托该分支机构培养中国小麦、玉米产业高水平人才,同时将在面向发展中国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班,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定期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小麦、玉米高级人才培训班等方面深入合作。
此次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合作,是国际科学界对河南农大科研实力的认可和肯定,学校也在小麦、玉米等作物研究方面有了一个开放性国际农业科研合作平台,对进一步增强与国际农业研发机构的合作交流与对接,优先引进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优异种质资源及其他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作物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河南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极大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能力与国际化水平。